400-677-6771 EN

民宿改造成酒店后,惊艳了国际星级酒店!

发布时间:2016-10-21

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戴月荷锄归。

 

道外狭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
 

这首诗是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,也是这个项目的出发点,设计团队希望通过改造乡村,实现这种美好的愿望。在许多人心里,乡愁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忘却的情怀,不仅仅是城市的快节奏和高压力,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亲密的关系,天性所致。

 

位置在永嘉县泰石村,村子里面大多数的建筑是乡村比较常见的“中国欧式”建筑,千篇一律,这种建筑使用起来并不理想,面积大,但是不能很好的利用。很多空间都处于闲置的状态。
前身是一个停用的疗养院,也是一个“中国欧式”建筑。我们认为在楠溪江这个美丽的中国乡村,有更适合这里的建筑形式,因此,利用当地的材料对建筑外观做了比较大的改变。
后的楠舍,一共有27间房,其中两间别墅套房。院子是一片开阔的草地。拆除了南面的围墙,使视野更开阔。增加了三个泳池。楠舍一共三个独立的建筑,其中一号楼一层为公共部分,包括:大堂、餐厅、宴会厅、厨房和办公室。二楼至四楼为客房。二号楼都为客房。三号楼为别墅。
传统的绿篱花园改为草地,一是视野更开阔,坐在房间里也能看见远处的风景,二是希望来酒店的客人能坐在草地上晒太阳,真切感受自然。


平坦的草地也便于举办很多户外活动。
做了老的木屋顶,侧面用玻璃增加采光,地面也做了材质拼接,用老木板正反面拼贴的大门看起来很有装饰感,从尼泊尔淘回来的家具和饰品带来一些异域风情,老木工师傅打造的大长桌古朴沉重,一侧的壁炉生起火来,整个大厅里都暖和起来。通长的架子上摆放着书籍和各地收来的老饰品。
多出来的一块地方作为展示销售,酒店里的各种用品和饰品,只要你喜欢都可以带回家了,顶部玻璃顶加了木条,光影效果特别好。

保留了原有大理石地面,所有的餐桌都是由当地木工挑选老木头现场制作,搭配彩色的抱枕和坐垫,让气氛变得更活泼。最惊艳的算是天花上贯穿整个餐厅的蜡烛灯,闪烁如屋外的星空。
餐厅处有一株桂花树,花开之际,香飘满屋。一条由朽木剖开做成的台面,一片苔藓展现强大的生命力,角落一株矮牵牛经常有蝴蝶光顾。
走到餐厅的尽头,几条腐朽的老木伫立一排,安静的展示岁月留下的痕迹。
多功能厅为一间斜顶建筑,顶部为木板,墙面是回收的老红砖。中间设置了一个壁炉,冬日里生起一把腾腾燃烧的火焰,整个大厅里都温暖起来,窗户做了加厚,放上软垫和抱枕,午后的阳光下,生活一下子变得慵懒起来。
多功能厅可容纳100人左右,桌椅可以自由摆放,可承办各种活动。
酒店前方有一片稻田,客人可以体验插秧,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。
片的稻田中间有一条老木头栈道,穿梭于稻田中间,看稻田里喂养的田鱼大口大口吃着稻花,一边的青蛙淡定的打着盹……
丰收的喜悦很真实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最简单,也最快乐。




很多地方都是老物新用。D型房的大木床由老木工师傅选用老房子拆下来的梁柱,用榫卯结构的方法搭建。搭配棉麻的白纱,这种气质和楠舍再符合不过了。在这个项目里,我们看到了老木头的无限潜能,它比新木头性能更稳定,颜色更自然,基本不用调色的油漆,只是轻轻上一遍木蜡油就好,基本没有装修污染。




唯一一间圆床房间,配有私享恒温泳池和绝佳窗景,浪漫至极。房间位于楠舍东南角,全天阳光普照,私密安静。
该房型独享的恒温泳池投入很大,但是为了这一片美景,还是值得的。

纯手工打磨的恒温大泡池,白色水磨石圆润柔和,窗外是田野竹林和山川。
楠舍唯一一间阁楼套房,位于楠舍最高层,视野和私密感都极好。独立浴缸放置在伸出去的玻璃房内,满天繁星和四周美景都能尽收眼底。玻璃门也可以开启走出去,外面还设有超大的私属阳台。

Villa是楠舍独立的也是最大的一间套房,室内和室外分别有百平米,包含两间可以独立的也可以合并的房间,拥有私家无敌景观泳池和露天恒温大泡池。客厅配备了一个酒精壁炉,即使是在最冷的时候,看着跳跃的小火苗,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温暖。

主卧享有全景玻璃天窗,银河就在眼前。院内还有一处私密原石露天淋浴,随时感受自然。

 

每个房间的卫浴五金件都是定做的,从需找铜管道,搭配螺口,阀门、还有一些特殊配件去工厂开模,到最后组装成型,花费了很多功夫。只想呈现最原始的感觉。

 

铜台盆是远从丽江找的铜匠,由铜皮手工敲出来。二十几个铜盆花费了他将近两个月的时间。

 

每个房间都安装了铜叩门,由于很难找到这么大数量这么多的铜环,专门画了图纸找到一个广东的朋友,请他帮忙,由老师傅做了模具,然后一个个打磨出来。

项目名称:悦庭楠舍精品酒店

设计公司:鲲誉建设

主设计师:吕鲲鹏

 

“云庐”位于从广西桂林到阳朔的半途,是一座深藏于漓江沿岸好山好水之间的精品生态酒店。基地是当地一个自然村中的几户人家的多栋老农宅。项目便是从老农宅的改造开始,逐步梳理宅与宅之间的空间、并将一栋老宅拆除扩建为餐厅和客人可聚集的场所。



上海的设计团队进行了改造转换,设计成包含有23间客房的精品度假酒店,集聚图书馆、咖啡馆、瑜伽馆、温泉、画室和禅修馆为一体。

这里本土民居特色,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这里的泥砖房。

设计在不破坏原外观的前提下,老的夯土建筑被改造为符合当代生活品质的酒店房间。新建的餐厅则用了一种更为低调的建筑语汇,以变截面钢结构和玻璃中轴门窗系统与毛石外墙、炭化木格栅、和屋面陶土瓦形成一种材料对比,新老建筑形成的空间对话和延续感则是维系外来(酒店)与本土(农村)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。


冬暖夏凉,是泥砖房特有的属性,远离空调,在崇山峻岭中感受大自然的温度

新建的餐厅,通透而敞亮,整个建筑的内外保留了自然村古朴的风格,使用了极为低调的建筑语境,为酒店创造了独具一格的魅力。

改造后的室内,极简的墙面,与古朴的原有建筑形成了唯美的对比,体现了生态建筑的理念。


 

对于东西方向的室内墙面,只是作了必要的清洁和修缮,南北方向的墙面在土砖墙以内增加了轻钢龙骨石膏板墙, 新旧墙体中间的空隙满足了所有管线、管井走向的需求。

 

室内的改造非常注重空间、光影、材料、意境等元素的融汇与穿梭。

 

为了体现生态建筑的理念,选择古朴环保的生态材料,素面水泥、再生老木、竹子等,整个空间呈现出自然唯美的语境。